A 成长
为演《像雾像雨又像风》,辞掉上戏工作
带着有点从天而降和命中注定的意味,罗海琼接下了《风筝》,对她而言,最残忍的就是和女儿分开。剧组启程第一站直奔漠河拍摄,一周后她请了假回家,一进门女儿都不认识她了,“那一瞬间我的心都碎了,再去剧组就一直带着她。”她说,有了孩子后,会更想把戏拍好,“因为这个时间原本可以陪孩子,既然拿出来就希望做到最好。”
罗海琼一直很清楚自己要什么,选择这个时期自己最看重的,其他都可以忽略。“我不喜欢拖泥带水,做好决定就往前冲。”
由于从小喜欢跳舞,少女时代的罗海琼报考了甘肃省舞蹈艺术学校,毕业后被分配进了兰州歌舞团跳了四年舞蹈。虽然年纪并不大,但当时在歌舞团也是台柱子。
1994年底,罗海琼领舞的一部舞剧到上海戏剧学院演出,台下坐着上戏的老师,一位老师就鼓励她到上海上学。她记得当时老师说,表演就是把什么都当真的就行了。就为了这句话,1995年春节刚过,她就辞去了歌舞团的工作,同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。毕业前,罗海琼被学校留任做形体老师。但这个时候,她遇到了《像雾像雨又像风》,为了接演剧中方紫仪一角,她又放弃了当老师的机会。
她说,其实当年与《像雾像雨又像风》的相遇颇有几分戏剧性。早在排练毕业大戏时,赵宝刚就去观摩过,偏偏那天罗海琼没在。赵宝刚问陆毅,你们班同学都在吗?陆毅说只有一个女生没在,并把罗海琼的照片拿给他看,赵宝刚就记住了她。“几个月后,他就定下由我演方紫仪。我就去学校请假,可学校怎么也不同意。我脾气冲,就打了个辞职报告,直接去剧组了。”
B 回归
就算逛菜市场,也是在“演戏”
“我很小就觉得做演员特别开心,想演一辈子戏。”但2011年电视剧《借枪》播出后,很多人找罗海琼拍戏,她却一部都没接,只想着生孩子、当母亲。
虽然如今在家陪伴女儿的时光幸福安逸,但她也会想念演戏的感觉。她去看同学演的话剧,看完人瘫在座位上,心里一阵阵难受,在被舞台上角色打动的同时,也想去演戏。但从剧院出来见到女儿,一下就好了。“家庭事业真的很难平衡,我心里一直没有放弃对演戏的热爱。就算我每天去菜市场买菜、接送女儿和其他妈妈们打交道,这些也都是人物关系,对我以后再演戏都是有帮助的。”
如今,大女儿已经上了小学,小女儿在上幼儿园,罗海琼觉得,自己重新回归到演员的时机成熟了。
而对一个女演员而言,年龄无疑是一道客观存在的难题,演技再好,一到中年,也只能演一些女主演妈妈的角色。这些现状,罗海琼不是没有想过。“我也考虑过,再过两年出来,不可能像之前都是演谈恋爱那种戏,但我都能接受。人生随时可以从零开始。”
在罗海琼看来,对于未来的复出,就像当初选择回归家庭一样,是件顺其自然的事。“现在对生活的理解更丰富了,应该是演戏最好的年龄。而且也更自信了,当年演《像雾》其实并不知道在演什么。能给的只有青涩,那也恰恰是角色该有的。”